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口碑案例 > 健康宣教

骨外科术后护理

2023/9/11 14:59:29

骨外科术后护理


断指再植-术后护理

一.环境: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室,以便于观察护理。保持室温23℃~25℃湿度50%~60%,避免寒冷刺激,以防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。保持空气清新,每天空气消毒12次,保持室内物品、地面清洁,并定时用消毒液擦拭,防止感染。保持室内安静,无关人员不得入内,谢绝探视。室内外严禁吸烟,因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既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,又是血小板吸附剂,易造成吻合血管栓塞与痉挛。

二.体位:

①采取平卧位,一般需绝对卧床10~14天,因为吻合血管各层组织需2周方可基本修复,频繁肢体活动,可引起肢体皮肤、肌肉血液流量重新分配,肌肉血管舒张,皮肤血管收缩,诱发血管痉挛或吻合口栓塞而导致再植失败。

②10~14天后撤除烤灯后可下地活动,患者坐位或立位时应将患肢用三角巾或颈腕悬吊带悬吊于胸前,而不要下垂或随步行而甩动。

③为避免因突然下地引起晕厥,应指导患者采取床上坐起→两腿下垂坐于床边→床边站立→室内活→室外活动的下地过程。首次下地每次每个姿势适应一段时间后,无不适时再过渡到下一个动作,注意逐渐过渡,护士或家属应陪伴,以防发生跌倒。

三、饮食护理:早期宜选用清淡易消化、高蛋白、高热量、高维生素类食物,忌烟、酒及辛辣食物,忌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,以防诱发血管痉挛;使用抗凝药物期间,宜进软烂食物,禁食油炸、坚硬的食物,以防损伤食管黏膜及胃黏膜,引起出血。

四.患肢护理

1.患肢制动:患手用石膏托外固定,垫软垫制动,平齐或高于心脏水平15°,有利于兼顾静脉回流及动脉血供。

2.患肢保护:禁止在患肢进行输液、抽血、测血压等操作,避免向患肢侧卧压迫患肢影响血液循环。

3. 应用多功能烤灯:血管吻合术后对外界环境刺激反应非常敏感,特别是寒冷刺激可使吻合血管发生痉挛、栓塞,患肢可使用烤灯照射7~10天,以保持局部温度,促进血液循环,防止血管痉挛。

下肢骨折-术后护理

一、体位护理

1.骨折或术后1周内宜取平卧位,肿胀消退后可根据患者需要取半坐卧位或坐位,患肢抬高15°~30°,并保持中立位,避免患肢内旋、外旋,健肢及其他重物不可压迫患肢。注意观察患者体位、角度的变化,如发现异常及时纠正,防止患肢畸形愈合,患者应遵从医嘱,不能因卧床时间长而疏忽或私自改变体位。

二、功能锻炼

2.术后或牵引当日即应开始练习踝、趾关节的背伸屈曲和小腿三头肌、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,每次屈曲或收缩需坚持到15秒以上或感觉疲劳然后放松,如此反复练习,每小时锻炼3~5分钟;以后可逐步增加强度和频率;术后1周根据骨折类型及病情遵医嘱进行直腿抬高及膝、踝、趾关节的屈伸运动,一屈一伸为一次,患肢抬高后至45°时维持数秒钟然后放平休息,每日2次,每次5~10下。

三、饮食护理

1.禁忌食品:少吃面食;不吃油腻、辛辣、过甜、过咸食物

2.4~6小时禁食禁饮,防止腹部胀气。

3. 24小时内进食流食:如豆浆、牛奶、水;半流食:如粥、面条。

4.三天左右若患者恢复情况良好,可以恢复正常饮食。

四、肿胀观察:皮肤紧张发亮,出现张力性水泡,应注意观察远肢远端皮肤温度、颜色、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。如发现远端皮肤温度降低,颜色变深,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,应立即解除外固定或敷料,必要时切开减压,预防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和肢体远端缺血坏死。

上肢骨折-术后护理

一、体位:采用半卧位,可使病人睡卧舒适。患肢屈肘置于胸前,悬吊三角巾者易松动,应及时调整,以起到扶托作用。平卧时在患肢下垫一软枕使之与躯干平行放置,避免前屈或后伸,坐起或下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悬吊患肢制动,内收型骨折用外展支架维持患肢外展位

二、病情观察:按医嘱每半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,并观察患肢血运,感觉及桡动脉搏动情况,皮温及感觉情况,观察敷料及伤口渗血情况,注意患肢有无肿胀。做好疼痛护理,放松情绪,避免肌紧张,定期按摩,防止肿胀,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

三、功能锻炼:在患者麻醉恢复后要及时指导进行功能锻炼,患侧肢体肌肉的等长及等张练习,握拳、伸指、并指、曲腕、屈肘等练习。

 

髋关节置换-术后护理

一、体位护理

保持患肢的功能位,既可固定关节,又能减轻切口张力,减轻疼痛,同时也便于肢体活动和肿胀消退。术后患肢置于髋关节外展10~30度、屈曲10~15度中立位,术后患肢膝关节下垫一软枕防患肢屈曲和伸直;患肢穿“丁”字鞋或抗外旋石膏固定防止患肢外旋.双腿间放一楔形软枕,防止患肢内收。同时忌双腿交叉、坐小矮凳、不能蹲、盘腿的动作,以防人工假体脱位。翻身时要保持髋部和膝部在同一水平线上,防止髋关节内收、内旋。

二、术后康复锻炼

1.早期(术后1—7天):术后患肢保持外展10°~15°中立位,穿“丁”字鞋,行足背伸跖屈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,20次为一组动作,每天2-3组。

①中期(术后8—14天)

②继续按早期功能锻炼方法练习。

③患侧仰卧屈髋屈膝运动,一手托膝,一手托足跟,在不引起异常情况下屈髋,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。

一.卧位到坐位运动,双手支撑坐起利用双手将右腿自然垂于床边,每天2—3次,左侧不负重。4字坐位到站位点地训练;患者先在床上坐起,没有头晕症状后,在床边坐下,双手把持床沿,先后将肢体下垂,逐渐下床。没有头晕心慌等症状后再开始床边双拐站立10秒,每天1—2次尽量左下肢不负重。扶拐站立练习行走,行走时应扶双拐练习不负重行走。有人在旁边保护,每次20秒,每天1—2次,术后1周后右腿可负重左腿三月后可负重。

二.后期(术后第3周-3个月):

(1)继续按中期功能锻炼方法练习,并逐渐增加练习的时间和频率。

(2)弃拐时间因人而异。

三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

鼓励病人早期进行有关肌肉和关节的功能锻炼。密切观察肢体情况,如发现下肢肿胀,肢端温度降低,发紫或发绀,疼痛等,应立即报告医师以便采取措施。

四、防止压疮发生

术后病人宜卧气垫床,每2 h协助翻身1次,并给予按摩骨突出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,不宜翻身病人则由护士协助翻身,让皮肤透气,缓解压力。翻身扫床更换床单时应注意动作轻柔,以防损伤皮肤。

五、饮食护理

嘱患者多食纤维素含量高的易消化的食物,加强营养。

六、预防便秘:定时按摩腹部,以肚脐为中心,顺时针按摩,每次20~30min,促进肠蠕动,每日3~4次,最好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。

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

一、手术后体位摆放注意事项

床上仰卧位时膝关节保持伸直,膝下勿使用支托物或垫枕頭,以免时间一长发生膝关节挛缩,导致以后无法伸直,护理人员可以每2個小時帮助翻身一次,让患者维持舒适的体位

二、术后康复训练

•屈膝开始达到60°并逐渐增加

•转移训练

•利用适当工具辅助在能够忍受疼痛的范围内负重进行步态训练

•ADL训练•冷敷

•抬高患肢防止水肿

•力量练习:股四头肌、臀肌和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,伸膝,坐位屈髋;坐位进行屈膝,踝下垫毛巾卷被动伸膝,上楼梯。

康复重点:尽量减轻水肿、尽可能屈伸膝关节、恢复功能独立和通过系统性家

三、术后康复训练

1.坐位A/AAROM屈膝

2.坐位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

3.仰卧位直腿抬高练习

4.仰卧位股四头肌末端小角度收缩练习

 


北大荒集团齐齐哈尔医院

BEIDAHUANG JIITUAN QIQIHAER YIYUAN

联系电话:

0452-2891865

地址: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新立街59号